市局针对查找的主要问题,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着力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从思想理念上改,强化“三权”意识,整治宣传上的“虚热症”
市局把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工作作为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从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高度,认识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工作,采取了“三下四上五到户”措施,增强宣传效果。今年以来,开展了送政策法规下田头、下矿井、下车间活动,发放土地矿产政策法规报纸专刊、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5000份;精选精编土地政策法规热点上电台、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进行解答。通过在线访谈、系列报道、网上互动等形式,服务听众、观众、网友等185人次;一些基层国土部门利用土地使用证送到户、基本农田保护卡发到户、用地勘测进到户、政策法规培训到户、违法用地查处到户,进行面对面地宣传解释,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土地信访案件大幅度减少,市局同比下降了25%。
二、从管理方式上改,推行“三全”模式,整治执法上的“软弱症”
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有三难:取证难、查处难、执行难。这“三难”逐渐演变成土地执法慢性“软弱症”,最常见的就是“生米煮成熟饭”,造成工作被动,增加执法难度。我们以这次行评为契机,把整治“软弱症”作为执法监察工作的转折年。改过去土地违法案件发生后,由监察支队、大队查处的单一方式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三全”管理模式。全系统500多名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到执法监察之中,人人都当土地监察员,个个有任务、有责任,加强了与991名聘请协管员的联系配合,落实其待遇,搞好联防;建立覆盖全市、县、乡、村、组五级动态巡察网络,有17个国土所配备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车,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提高源头防范水平。同时,对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批前、批中、批后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实行“定区片、定人员、定责任”和“包巡查、包制止、包处理”责任制,消除管理肓区,提高执法监察水平。如市局执法监察支队在动态巡查中,发现小林石家嘴、淅河桥头两起建设用地项目有违法用地苗头,立即依法下达了停工通知书,及时制止了违法用地行为。
三、从纪律作风上改,落实“三严”措施,整治工作 “不在状态症”
一是建立制度严管。市局建立健全了六项相关管理制度,包括“首问负责、限时办理、一次告知、过错追究、实施问责、巡视巡查等六个方面。并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建立了“岗位风险预警防控体系”,从领导到职工共查找出325个风险点,划分出ABC三个风险等级。市局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的岗位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公示在办公大厅显著位置,科室岗位风险点及工作流程图全部上墙,强化自我警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强巡视严查。市局建立了层层巡视制度,规定市局每年对县市区局及国土所巡查不少于两次,县市区局每年对乡镇所巡查不少于4次。今年行评期间,市局对局直单位、县市区局和22个基层所进行了暗访,发现工作“不在状态”9人(起)。
三是强化纪律严究。市局进一步完善了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结合整治“不在状态病”,修改补充了“过错责任追究”文件,并以党组名义下发了《关于违反政风行风建设规定和业务工作规范行为的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随土资党发〔2010〕30号)。依照制度对暗访中的9名“不在状态”人员作出了写出书面检讨,实行诫免谈话的处理,其中1人还扣发了工资。同时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单位负责人实行诫免谈话,整改情况在全市国土系统进行了通报。
四、从制度机制上改,实行“双轮”驱动,整治办事效率上的“痴呆症”
一是着眼于制度设计,精简办事程序,挖掘原动力,促进机关办事效率提高。围绕支持服务“工业兴市”,我们拟定了19条工作意见,推出“三个放宽”、“三个优惠”、“六个压缩”的举措,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现在企业办理土地抵押登记、核发土地他项权利证书,实行分局受理、审核、登记、发证“一条龙“服务,不再报市局、市政府层层审核审批,登记要件齐全的,3个工作日内办结;本级用地项目预审,要件符合要求的,2个工作日内办结;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自交成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办结;矿业权登记,由40个工作日压缩为30个工作日。
二是着眼于激活人力资源,将加大干部竞争上岗力度,拓宽干部交流任职渠道,落实干部激励机制,促进干部职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促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发展。
五、坚持标本兼治,抓好“五结合”,防治“综合症”
在着力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同时,抓好正在全系统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创建六型机关、打造民心国土”活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活动和“清风杯”创建活动。做到一项活动突出一个重点,着力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取得一项主要成果,促进一项业务建设,标本兼治,推进干部队伍的全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