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关切 > 工作动态
多措并举强保障 精准发力促发展 ——曾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方位筑牢用地保障基石 发布日期:2025-07-03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审核: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字号:[ ]

曾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曾都实践核心任务,围绕“整体提升环境、助力支点建设”要求,聚焦“十大指挥部”重点项目用地难点和堵点,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方位筑牢用地保障基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规合一“优红线”。统筹考虑空间布局和用地需求,合理布置近远期用地规模,做好分割预留。严格执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结合省用地标准、年度土地变更调整和“三调数据”,实地踏勘并整合拟用地周边规划信息,对项目用地红线采用补齐边角、裁弯取直等措施,尽量减少零星地块的浪费闲置。截至6月底,已完成11个项目选址,实现规划选址工作的“提质提效”。

集约利用“挖潜能”。一是存量盘活“焕生机”。全覆盖摸排闲置土地,“一地一策”建立处置清单,近三年通过政策激励等方式,积极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6262.21亩,为新项目入驻实现“腾笼换鸟”。二是“亩产论英雄”促升级。坚持“亩产论英雄”发展导向,激发汽车改装制造等企业集约用地内生动力。三是供地模式“多元化”。因项施策,在工业园区大力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先租后让”供地模式,新入驻企业“拿地即开工”。

审批流程“加速度”。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动力,提升项目用地保障能力。一是设置专属窗口。打造自然资源和规划审批窗口,选派业务骨干,为项目提供全流程贴心引导。精准跟踪项目审批进展,各环节紧密协同,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用地预审选址审批,较常规流程提速80%。二是实行容缺受理。在项目规划、用地预审、土地供应、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采取“容缺+并联”的方式,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审查,最大程度缩短办理时限。三是精准组卷报批。对项目用地早谋划、早介入,开辟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少项目用地报批政策障碍,严格组卷报批质量,用地报批从送审到获得批复最短仅用时7天,提速60%。2025年1至6月共报批用地16个,批准用地866.72亩,有力保障了曾都区全域农村供水、六草屋大道(汉丹铁路-裕民大道)、经开路(裕民大道-G316)、盛星机械二期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保障服务“全方位”。一是下好选址规划“先手棋”。提前介入项目前期,运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结合最新用地数据,为项目用地“量体裁衣”。随州市曾都区周家寨公路建设工程,经方案比选,避让耕地14.13亩,既守牢了耕地红线,又保障了发展空间。二是建好项目管理“台账表”。坚持一张清单办到底,按照“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对“十大指挥部”中4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立用地保障台账,逐项目明确用地、规划手续办理节点,实时调度、动态更新,及时梳理难点堵点并协调推动解决,推动重点项目按计划节点开工建设。三是当好用地服务“店小二”。组建用地服务工作专班,“一对一”提供用地组卷报征、技术咨询、项目供地等精细化服务和指导,为曾都区“整体提升环境,助力支点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